.jpg)
作為在民宿行業摸爬滾打了五年的老編輯,我見過太多民宿因為軟裝翻車——要么土味滿滿像農家樂,要么用力過猛變成“網紅打卡雷區”。但今天要分享的這個案例,真的把“治愈感”和“出片率”拿捏得死死的!咱們就著這組效果圖,拆解一下普通人也能抄作業的軟裝思路~
一、庭院:把“普羅旺斯”搬回家門口
先看這院子!誰能拒絕一推開民宿門,就撞進一片紫色海洋啊~ 這個案例里的薰衣草花境(搭配小白菊做點綴)真的絕,既解決了“草坪太空曠”的問題,又自帶“法式鄉村”的氛圍感。重點是選植物別只看顏值,像薰衣草這種多年生、好打理的品種,民宿主完全不用天天操心澆水施肥~
.jpg)
還有這個木質廊架,搭配藤編椅+小圓桌,下午搬個筆記本坐這兒辦公,或者和朋友喝個下午茶,陽光透過木條灑下來,光影感直接拉滿!偷偷說,晚上在廊架下掛串星星燈,氛圍感直接翻倍,客人發朋友圈的素材這不就有了~
二、建筑外立面:老房子也能“逆生長”
很多民宿是老建筑改造的,容易顯得破舊。但這個案例里的紅磚+木質結構就很聰明!紅磚保留原始肌理,木質陽臺和窗框做舊處理,瞬間有了“復古莊園”的調調~ 還有那些白色百葉窗,不僅遮光性好(客人睡懶覺剛需!),拍照的時候和綠植、鮮花一搭,清新感直接溢出屏幕~
對了,院子里的石板小徑也很值得學!別用那種規規矩矩的水泥路,這種“一步一塊石板”的設計,既降低了施工難度(不用找平!),又讓客人走路的時候忍不住放慢腳步,順便拍拍腳下的花花草草,互動感這不就來了~
.jpg)
三、細節控狂喜!這些小軟裝讓客人瘋狂截圖
復古風燈籠:沿著小徑一路掛過去,晚上亮起來的時候,暖黃的光打在草地上,氛圍感直接拉滿。關鍵是選這種帶防銹涂層的,風吹雨打也不容易壞~
小天使雕塑:放在花境正中間,乍一看有點“網紅”,但搭配周圍的花草就很和諧!這種小雕塑別選太浮夸的,簡約的白色石膏款就很高級,還能當拍照道具(客人蹲著和雕塑、花境同框,張張都是ins風大片~)
草坪小擺件:右下角那個小馬雕塑,還有散落的小雛菊,這些“不起眼”的小細節,反而讓院子看起來更像“童話里的家”,小朋友來了會超喜歡,家長也愿意多拍幾張照片發圈~
四、室內延伸:從院子到房間的“氛圍感閉環”
(雖然效果圖沒拍室內,但根據經驗盲猜!)這種庭院風格的民宿,室內軟裝一定要**“延續戶外的松弛感”**——比如用棉麻材質的窗簾(和百葉窗搭配,透光不透人)、原木色的家具(和戶外廊架呼應)、墻上掛幾幅手繪的植物插畫,甚至在角落放個藤編筐裝雜志,客人一進門就會覺得“哇,和院子是一套的!”
五、避坑指南:這些軟裝雷區別踩
?別堆太多“網紅擺件”:火烈鳥、仙人掌這類元素,去年火今年就爛大街了,不如選經典的植物、雕塑,耐看還不容易過時~
?別為了“出片”犧牲實用性:比如那種看起來很美但坐著硌屁股的椅子,客人坐一次就會吐槽,不如選藤編+軟墊的組合,舒服又上鏡~
?別忽視“季節感”:軟裝不是一勞永逸的,春天在花境里撒點虞美人種子,秋天換成菊花,客人每次來都有新鮮感,復購率直接UP!
.jpg)
寫在***后
其實民宿軟裝的核心,就是**“讓人放松”**。不需要多貴的材料,也不用請大師設計,像這個案例一樣,抓住“自然感+實用性+小細節”,就能做出客人來了就想發朋友圈、走了還想再來的民宿~ 你們覺得這個設計里***戳你的是哪個部分?評論區聊聊呀,我把壓箱底的植物清單和擺件鏈接整理好了,點贊收藏的寶子私我發你們~
(PS:想抄作業的民宿主,記得植物選對品種,擺件選防水防銹的,預算有限的話,廊架和雕塑可以選二手市場淘的復古款,性價比超高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