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作為一個在民宿行業摸爬滾打了五年的編輯,我見過太多千篇一律的裝修,但這套日式風格的民宿軟裝設計,真的讓我眼前一亮!今天就來和大家拆解一下,它是怎么用細節戳中客人的心,順便給想做民宿的寶子們一些靈感~
一、空間布局:“L型書桌+推拉門”,把儀式感拉滿
先看這個房間的布局,一進門就被那個L型的原木書桌吸引了!它沿著墻角延伸,既利用了角落空間,又給人一種“圍合感”,就像在日式茶室里的那種私密感。搭配兩把墨綠色的椅子,復古中帶著點活潑,拍照超上鏡(客人發朋友圈的素材這不就有了嘛~)。
.jpg)
再看左邊的推拉門,日式格子設計+木質邊框,不僅能分隔空間(比如后面可能是臥室區),還自帶“朦朧美”。陽光透過竹簾照在門上,影子落在地上,瞬間就有了“侘寂風”的氛圍感~這種設計超適合民宿,因為它能讓小空間看起來更有層次,還能滿足客人“拍美照發社交平臺”的需求,畢竟現在大家住民宿,一半是為了體驗,一半是為了打卡嘛~
二、軟裝細節:“小擺件+綠植”,氛圍感的靈魂
細節控真的會愛死這些小設計!書桌上的日式小燈籠,造型古樸,燈光(如果裝了暖光的話)一開,瞬間就有了“深夜居酒屋”的溫馨感;還有那個小盆栽,選的是矮矮的盆景,和旁邊的竹子呼應,把“日式庭院”的意境濃縮到了房間里~
說到竹子,房間角落的大型綠植太加分了!它不僅能凈化空氣,還能打破空間的單調感,讓整個房間看起來更有生機。而且竹子在日式文化里代表“堅韌、清新”,和民宿想要傳遞的“治愈感”***契合~這種軟裝思路超實用,不用大改硬裝,只需要選對綠植和小擺件,就能提升整個空間的格調。
.jpg)
三、材質選擇:“原木+竹簾”,把自然感焊在房間里
日式風格的核心就是“回歸自然”,這套設計在材質上真的做到了***。原木家具的紋理清晰可見,帶著天然的溫度,摸上去的質感就像在觸摸森林的肌理;竹簾窗簾更是點睛之筆,陽光透過竹簾灑進來,光影斑駁,瞬間就把“日式庭院”的氛圍拿捏了~
還有地板,用的是淺木色的木質地板,和家具的顏色統一,視覺上超和諧。這種材質選擇不僅好看,還很實用——原木和竹子都屬于“暖色調”,能讓客人一進門就感到放松,就像回到了鄉下的老家,疲憊感瞬間消失~
.jpg)
四、色彩搭配:“墨綠+原木”,高級感藏在細節里
色彩上,整體以“原木色(暖棕)+白色墻面”為主,營造出干凈、柔和的底色。然后用墨綠色的椅子做點綴,一下子就跳出了“寡淡感”,復古又活潑~這種“基礎色+跳色”的搭配思路,真的很值得借鑒!比如你的民宿是北歐風,就可以用“白色+灰色+明黃”;是侘寂風,就用“米白+大地色+焦糖棕”,保證不出錯還很出片~
五、給民宿主的小建議:軟裝設計的“小心機”
“拍照點”前置:像這個房間的L型書桌、推拉門、綠植角落,都是天然的拍照打卡點。客人住進來,忍不住就會拍照發圈,相當于免費給你做宣傳~所以設計時,一定要留幾個“視覺焦點”,讓客人的手機先“住”進來。
“五感體驗”拉滿:除了視覺,還要考慮聽覺(比如放一些日式的輕音樂)、嗅覺(香薰選木質調或綠茶調)、觸覺(家具的質感)、味覺(可以準備一些日式茶點)。五感都滿足了,客人的體驗感會直線上升,回頭率和好評率也會更高~
“文化感”植入:日式風格的民宿,可以在房間里放一些日式的書籍、擺件(比如和服體驗裝、浮世繪海報),讓客人沉浸式感受文化。現在大家住民宿,越來越追求“體驗感”和“文化感”,這些小細節能大大提升民宿的競爭力~
.jpg)
寫在***后
這套日式民宿的軟裝設計,真的把“治愈感”和“高級感”平衡得恰到好處。其實民宿軟裝不需要多復雜,關鍵是“找準風格+細節落地+用戶體驗”。希望這篇分享能給大家一些靈感,如果你有其他超棒的民宿設計案例,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呀~
(PS:想抄作業的寶子,可以直接照搬“L型書桌+竹簾+綠植”的組合,保證你的民宿也能火出圈~)
這樣的設計思路,你覺得怎么樣?有沒有戳中你的心巴?如果你的民宿想走日式、治愈風,趕緊把這些技巧用起來吧~